婴幼儿急疹是两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之一,多与HHV-6感染有关。这种疾病通常以突然的高热开始,体温高于39度,也可能会超过40度,在发病之后给婴幼儿带来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此应该积极进行治疗。那么婴幼儿急疹怎么处理呢?
1.物理治疗
婴幼儿急疹不需要治疗,医生一般也是建议如果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物理治疗的方法有用温热毛巾擦拭婴幼儿的皮肤,可以多擦手部、脚部、脖颈处等一些血管比较多的部位,促进血流,帮助降温。同时一定要多给婴幼儿喝温开水,促进尿液分泌。此外,还可以使用退热贴的方法进行降温。在用物理治疗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如果婴幼儿的发热情况和异常症状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2.药物治疗
婴幼儿急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目前对婴幼儿急疹的治疗没有针对性的药物,但是当患者因为发热感到不适时,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帮助缓解症状,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罗非昔布等。具体使用哪种药物进行处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处方退热药。此外,对于免疫力下降的感染者,可以吃一些抗病毒药进行治疗,如更昔洛韦。
婴幼儿急诊可以使用上述介绍的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婴幼儿急疹的一般病程为,在高热3~5日后出现皮疹,皮疹持续1~2天,随后的1~3天内会逐渐消退。因此大多数急诊患者会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