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羟丁酸脱氢酶是心肌酶谱中的一种,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α-羟丁酸脱氢酶的指数升高来判断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溶血性贫血等。一般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的正常参考值为90~182U/L。α-羟丁酸脱氢酶偏低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可能是因遗传变异等先天性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受到药物影响。
1.先天性因素
α-羟丁酸脱氢酶属于心肌酶谱中的一种酶,是乳酸脱氢酶中的活性酶。主要功能是对α-羟丁酸转化产生催化作用,使其氧化为α-酮丁酸。在血清中α-羟丁酸脱氢酶正常值范围一般是在90~182U/L之间,若检查发现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偏低,则一般考虑为先天性因素所致,可能与基因遗传变异有关,导致乳酸脱氢酶H亚型欠缺所致。
2.药物因素
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期间,如环孢菌素片、硫唑嘌呤片和藤霉素等,可能会对α-羟丁酸脱氢酶催化氧化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其测定数值偏低。同时埃克替尼片、厄洛替尼片及盐酸安罗替尼片等抗癌抗肿瘤药物,也会引起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偏低,但在停药后即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