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脏疾病,它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临床方面认为,本病的出现主要和先天遗传发育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此外,该种疾病还有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感染因素、情绪激动,具体发病原因分析如下。
1.先天性发育异常:先天性发育异常时导致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如果一个人的心脏除了正常的窦房结外,还存在一些异常的心肌纤维组成的肌束,那么心脏电信号通过这些肌束传导,就会形成预激综合征。
2.遗传因素:预激综合征的发生也和遗传因素有关,部分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家族遗传病史,基因突变会导致离子通道异常,从而使得心肌细胞离子流出现异常,进而导致预激综合征。
3.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该病的重要诱因,比如抽烟、喝酒、过量体力劳动,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使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预激综合征。
4.感染因素:该病的发生也和感染因素有关,常见感染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由于感染会引起心律失常,从而会增加预激综合征发病率。
5.情绪激动:情绪激动也容易诱发预激综合征,比如暴怒、过度兴奋等,这些过激情绪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脏做功量突然增加而不能有效代偿,进而引发心律失常,最终诱发此病。
预激综合征的发病主要有以上几种,该病危害较大,确诊后要及时治疗。本病一般都采用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具体的药物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若药物疗效欠佳,则要及时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为导管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