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是急诊科以及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引发胃出血的因素比较多,例如胃溃疡、喝酒、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胃癌等疾病有可能导致出现这种情况。根据胃出血量的情况判断病情是否严重,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有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一定要及时重视。那在去往医院检查之前,自己该如何进行判断呢?
1.症状表现
想要判断以及是否属于胃出血,可以根据自身症状进行判断。如果是少量出血,患者会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如果是情况较为严重时,引起急性大量失血,这时血容量会迅速减少,进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就会出现为心慌、头晕、呕血的情况。根据呕血的严重程度,可能还会造成晕厥、肢体冷感、心跳加速加快、休克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往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
2.注意观察
如果是由于胃部溃疡、急性胃炎、过度饮酒等因素引发的胃出血,患者可能仅仅出现一些呕吐感,不会有过于明显的症状表现,这时患者可以根据排便情况进行判断。在排便后发现大便呈现柏油色或者黑亮色,就有可能时胃出血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呕吐物进行判断,如果发现呕吐物呈现灰褐色或者淡红色,则有可能代表胃部出血。
除此之外,患者一旦发现异常的情况,应当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检查,通过胃镜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患病期间要避免抽烟喝酒的不良行为,不要摄入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与伤害。多注意卧床休息,避免熬夜以及劳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