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憋尿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好的生理习惯。引起小儿憋尿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入厕环境的陌生,以及害羞、不好意思、贪玩等等都可能引起小儿不能正确控制排尿。遇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当留意小儿憋尿的原因,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改善。那么小儿憋尿应该怎么处理呢?下面介绍小儿憋尿的处理方法。
1.关心孩子,不过多要求和指责
当孩子出现憋尿的情况,为避免给孩子加重心理负担和心理阴影,作为父母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对小儿进行大喊大叫。即使是出现尿裤子的情况,也不要过多的去要求和指责孩子,这个时候更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安抚孩子的情绪,关心并理解孩子,告诉他们想上厕所提前去就行。
2.多鼓励,强化正确行为
对于一些刚入园的小儿,厕所环境的突然改变会让他们有些陌生、不好意思、害羞甚至是畏惧,所以也开始刻意憋尿。这时家长应该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在熟悉厕所环境后,对小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克服紧张和羞耻感,不断地强化正确的行为,鼓励小儿进行排尿。
3.引导小儿规律排尿
平时也可以注意孩子上厕所的时间,让他们有规律地进行排尿,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自主排尿的规则意识,基本上就能避免出现憋尿的不良习惯了。
4.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有些小儿会因为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完善,也会出现不能控制排尿的情况。在平时的饮食中,小儿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饮食主要还是以温热为主,保证营养均衡,为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可以给小儿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除此之外,父母应该给孩子普及憋尿的危害性,例如会引起尿路感染疼痛,影响肾脏功能等,导致尿道炎、膀胱炎的发生,还会抑制孩子中枢系统发育,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入厕,让孩子意识到排尿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帮助孩子克服憋尿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