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斑牙和牙齿脱矿的早期区分,主要可以根据成因以及症状来进行。氟斑牙和牙齿脱矿都及时治疗,不要贻误病情。 氟斑牙和牙齿脱矿区别,具体描述如下:
1.成因
氟斑牙是一种慢性氟中毒在牙齿中的表现。由于在牙齿在发育过程中,有高氟地区的生活史,过量的氟聚积在牙齿里面,形成了黄褐色或白色的斑块。我国许多地区饮用水氟含量都高于正常值,东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南、云南、贵州等地区,都是氟斑牙发生率较高地区。患者通常是8岁之前摄入了过多的氟,导致了牙齿着色,或者是牙釉质的缺损。当恒牙萌出完成,水中的氟含量再高也不会引起这种牙齿病变。饮用水中的氟浓度越高,氟斑牙就越严重。牙齿脱矿,除去先天的因素,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长期饮用碳酸饮料造成的,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饮料中的酸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可以在牙面形成小面积的白斑。
2.症状
氟斑牙会出现在同一时期萌出的牙齿釉质表层,全口牙齿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片,严重时形成釉质的实质缺损,造成牙面坑洼不平。脱矿区的牙面粘附大量食物残渣、软垢、牙菌斑,表面粗糙、质地疏松,常出现在矫治器附近及容易嵌塞食物残渣的邻面。氟斑牙的白垩色斑块边界不清,常呈云雾状,与釉质生长线不相吻合,颜色较深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块,会影响美观。脱矿区的牙体组织可形成龋损,用探针钩划时产生落空感,遇外界的冷、热、酸、甜等刺激,形成敏感或酸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