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疾病的症状表现虽然与器质性疾病相似,但其发病机制是不同的,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有关,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在治疗之前,要明确诊断该病,排除各种相似的器质性疾病,避免误诊误治。那么功能性疾病怎么确诊呢?

1.临床表现。功能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及胃肠道症状。当影响神经系统时,一般有头痛、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若心血管收到侵袭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血压波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症状,而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胃肠道痉挛等。另外还有肌肉酸痛、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等其它症状,也可受天气变化和情绪波动的影响而加重。
2.相关检查。为了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进行判断,提高准确性。通过这些检查,如果无法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即可确诊为该病。虽然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患者也需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增加其它疾病的发生风险。
以上是功能性疾病的确诊方法。功能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以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最常见,与精神压力过大、长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有一定的关系。患者需要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可适当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比如维生素B1及谷维素。如果伴有严重的焦虑或者抑郁症状,可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