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说起脑萎缩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这是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的脑部病变之一,患病后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症状,很容易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应该尽快诊断控制。为了更好的选择诊断措施,接下来的内容就来详细介绍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脑萎缩的患者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在进行这项检查的过程当中,需要采用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快速轮替试验、起坐试验、反跳试验等措施,如果这些试验的结果为阳性,基本就可以对病症进行确诊。
2.实验室检查
脑萎缩也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的方法诊断,此方法包括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生化全项检查、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等项目,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艾滋病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这样可以更清晰的了解病情,对后续治疗也是有明显帮助的。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脑萎缩的方式,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就是头颅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这两种方法能够很清晰的看到脑部图像,了解病变的程度及位置,整个检查是比较好操作的,而且准确率很高。不过和以上介绍的两种检查方式相比,影像学检查的费用是比较高的,选择的时候应该详细了解个人经济条件。
脑萎缩可使用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进行诊断,当此病症被诊断清楚之后,应提起高度警惕,尽快采取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就是中医疗法和药物疗法。日常生活当中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增强体质和身体抗病力。饮食方面尽量以低盐、低脂的食物为主,禁止辛辣刺激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