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首先要确定其具体类型,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缺铁性贫血,要及时去除导致身体缺铁的原因,并进行补铁治疗。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要改善饮食习惯,适当使用药物,以下是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具体治疗方法。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当、寄生虫感染、消化道溃疡等有关,必须及时治疗这些原发病,并进行补铁治疗,常用的铁剂包括有机铁和无机铁。具体有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多糖铁复合物等,其中首选的药物为硫酸亚铁和右旋糖酐铁,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小。在服用铁剂期间,需要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浓度,要等其恢复正常持续2~3个月后,才可以停止服用。在饮食方面,要鼓励患者多吃含铁食物,比如蛋黄、菠菜、动物肝脏等。
2.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与身体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有关,多见于婴幼儿群体,一定要及时改变喂养方案,适当添加辅食,必要时可使用维生素B12和叶酸进行补充治疗,用药期间不得摄入维生素C,避免影响身体对叶酸的摄取。如果是严重贫血,可能会出现震颤现象,可给予少量的镇静剂。在饮食方面,要多吃深绿色蔬菜。
以上是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处理,去除各种诱因,使用营养补充剂,并调整饮食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及时接受治疗,纠正贫血状态,预后是比较好的,患者可恢复健康。如果一直得不到纠正,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会下降,平时很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