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症以药物控制为主,要选择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药物,前者的价格比较低,但不良反应比较多;后者的安全性较高,可降低自杀行为,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下是具体介绍。

1.氯丙嗪。氯丙嗪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迅速控制躁狂症状,使思维状态和行为趋于正常,但是其不良反应比较多,主要有口干、乏力、便秘、心悸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椎体外系反应。
2.氟哌啶醇。氟哌啶醇可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有效控制幻觉、妄想、兴奋、躁动等症状,且具有明显的镇吐作用,但不适合中枢神经抑制严重的患者。
3.氯氮平。氯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其安全性比较高,可有效控制阳性症状,还可以减轻情感症状,比如抑郁、焦虑等,但是其抗胆碱能不良反应比较多,表现为头晕、嗜睡、口干、体位性低血压等。
4.阿立哌唑。阿立哌唑也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药物,其口服吸收效果比较好,通过对部分受体的激动作用和拮抗作用来控制症状,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谨慎使用。
以下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联合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用尽可能低的剂量有效控制症状。如果伴有抑郁症,还可加用抗抑郁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慢性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治疗,包括症状已经消退的情况,还要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以提高社交能力,加强与他人沟通,获取独立工作的能力。患者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