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病人平时负重、受凉或天雨易作,会感到腰骶部酸胀疼痛,反复发作。休息后减轻,屈伸起坐时痛楚,腿软无力,再经过盆骨拍片后诊为骶髂关节炎。那么,中医怎么治疗骶髂关节炎?
按中医因病机理论分析骶髂关节炎,其属于痹症范畴。病因病机是由于肾亏骨骼空虚,加之劳动所伤和寒湿气体的侵袭,寒凝湿阻,脉络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或血脉不畅。各种原因到时气血未达四末,筋脉失养,也谓不通,不通则痛也。
在临床治疗该病通常采用消炎痛、雷公藤制剂,但是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但是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有独到之处,清代名医程钟龄著有“独活汤”,若对其进行加减,会得到满意的疗效。“独活汤”组成如下:独活60克,桑寄生10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威灵仙30克,川牛膝10 克,桂枝10克,细辛5克,甘草10克,当归15克,金毛狗脊15克,蜈蚣条。若肾亏则加杜仲10克,枸杞15克;若寒湿较重则加制川乌10克,制草乌 10克,苍术15克;若感疼痛则加生白芍30克,延胡索2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15天为一个疗程。上述的方子中独活、秦艽、防风、制川乌、威灵仙等辛香走串,通行全身,温通散寒,祛风胜湿。大剂量的独活不但可以疏风散湿,还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威灵仙有化解关节硬化的作用。制川草乌可以去湿除寒。杜仲、当归、枸杞、狗脊都是补益肝肾的良药,一旦精血充盈筋骨就能坚固。生白芍和生甘草两味药剂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延胡索、制乳没、川牛膝等都能活血化瘀,筋脉通络。通过治疗,大多数的骶髂关节炎患者能得到较好的预后,疼痛得到缓解。
骶髂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症,起病缓慢,易反复发作,所以治疗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生活上建议多睡木板床,工作中注意劳动强度,注意工作姿势,保持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利于防止畸形的发生。当你对疾病本身有透彻的了解之后,抗病信心会不断增强,积极治疗,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