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肉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和过度摩擦,可发生在脚底任何位置,需要与鸡眼、胼胝、扁平苔藓、汗管瘤等疾病鉴别。也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
1.病毒感染:脚上肉刺主要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有多种分型,分别引起不同的病理类型,比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等。当皮肤或黏膜发生破损时,病毒通过破损处入侵人体,并大量复制和繁殖,使得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肉刺。如果是跖疣,最初表现为较小的丘疹,之后逐渐增大,有淡黄色粗糙皮肤覆盖着,行走时可感到疼痛,伴有局部瘙痒或轻微压迫感。
2.过度摩擦:脚上肉刺可能与平时过度摩擦有关,比如长时间行走、穿过紧的鞋子、光脚走路等,这些习惯都会使得脚部角质层变厚,形成肉刺,伴有局部不适感。
3.免疫力低下: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体内的人乳头瘤病毒可再次引发感染,因此该病多见于艾滋病患者、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肉刺是良性病变,只要及时处理,是可以治愈的,可涂抹维a酸类药物、水杨酸药物和干扰素等药物,也可接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或者电灼治疗。如果短时间内频繁发作,也可服用免疫调节剂进行系统治疗,比如西咪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