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牙髓病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牙髓孔和牙本质小管,另外,还有可能通过根尖孔和侧支根管等途径,而发生感染。为了更好的阻断感染途径,消除病变的不良影响。接下来的内容就针对以上几种感染途径来做详细的介绍,这样可以让患者更为方便的进行后续处理。
1.牙髓孔
引起牙髓病的感染途径包括牙髓孔,主要指的就是龋病或楔状缺损所造成的局部牙髓孔。此时细菌会通过这个孔进入牙齿内部,从而发生感染。
2.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小管也属于引起牙髓病的一个感染途径。牙本质中是有很多小管的,其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当牙齿破坏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虽然牙髓还没有穿透,但是细菌以及毒性成分会通过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内部,从而让牙髓病出现。
3.根尖孔
牙髓病的感染途径还有根尖孔。牙髓神经和血管一般是通过小孔进入牙齿内部的,此时神经和血管可以进来,细菌也就能够出去,所以根尖孔也属于细菌交通的一个通道,属于比较典型的一个感染途径。在发生感染之后,不仅会引起牙髓病,还有可能诱发牙周病变。
4.侧支根管
牙髓的根管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类似于树的树枝,在主干旁边有很多的侧支根管,当牙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牙槽骨就会出现萎缩。此时细菌便会顺着牙周袋,通过侧支根管进入到牙髓内部,引起牙髓炎症病变。
引起牙髓病的感染途径已经介绍清楚了,为了降低患病概率,需要及时切断感染途径,如果牙髓病已经发生,应该结合病情的轻重程度,选择治疗手法,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就是药物和手术疗法。病症治疗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或过于坚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