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在精神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口服激素类的药物或者正常怀孕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月经推迟的现象。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通过月经状态能够直接反映出女性的身体健康情况,然而很多女性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出现月经推迟的现象,对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调理和改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女性月经推迟呢?
第一、精神压力过大:其实大多数女性出现月经推迟的现象,与个人情绪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尤其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人处于高压状态,久而久之便会对正常的月经周期造成影响,从而出现月经量推迟的现象,甚至还伴有月经量减少、痛经等多种症状。
第二、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后,也要考虑可能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如果平时起居无常、过度节食,都有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现象。另外,出现卵巢功能早衰或者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经期推迟。
第三、口服激素药物:近期内如果有服用激素类的药物,包括紧急避孕药、黄体酮等,都有可能导致黄体期延长而出现经期推迟的现象。此外口服新一代胃动力的药物后,也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提供药物后便能够自行恢复。
第四、正常怀孕:对于育龄期的女性,如果月经推迟10天以上,就要考虑可能是由正常怀孕引起的,可以到医院通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进行诊断。对于正常妊娠引起的月经推迟,还会伴有明显的早孕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等。
由此可见,女性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月经推迟的现象,平时一定要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起居有度,尽可能坚持早睡早起,避免长期熬夜。而且还应该保证饮食多样化,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矿物质营养的食物,防止营养不良而引发月经不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