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欲不振的情况下,通常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比如拒绝吃奶、精神状态不佳、大便次数减少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身高体重发育迟缓的现象。对此需要及时找出食欲不振的具体原因,如果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则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进行改善,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还需要尽快入院就诊。下面对于宝宝食欲不振的原因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拒绝吃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宝宝,突然出现了不爱吃奶的现象,甚至拒绝奶瓶或者母乳,都要考虑可能存在食欲不振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厌奶期。这种现象多见于五六个月左右的宝宝,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表现,一般能够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对此家长一定不要强迫进食,可以适当减少喂奶次数进行改善。
第二、精神状态不佳:对于轻度食欲不振的宝宝,可能仍然活泼好动,而且精神状态良好,这种情况下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然而食欲不振的同时还伴有精神萎靡、身体低热等多种现象,就要警惕可能存在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急性胃肠炎等,最好能够尽快入院接受诊治。
第三、大便次数减少:食欲不振的情况下,对饮食的摄取量也会明显减少,这样就无法产生更多的食物残渣,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减少的现象,甚至还有可能引发便秘。对此家长可以适当喂养一些温开水来给机体补充水分,改善大便干燥的现象。
第四、生长发育迟缓:长时间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则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久而久之便会对正常发育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身高体重发育迟缓,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多种问题。
其实宝宝食欲不振在生活中比较多见,大多是由常见的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当调整饭菜口味,并且放开手脚让宝宝自主吃饭,这样能够更好的培养进餐兴趣。同时还应该保持规律的一日三餐,饭前尽量不要进食水果或者零食,以免影响正餐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