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属于比较严重的两类疾病,虽然都会对皮肤造成损害,但是存在实质性的差别,主要包括发病因素不同、患病症状不同以及治疗方法不同等。
1.发病因素不同
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可能存在病原菌感染。剥脱性皮炎大多继发于其他皮肤疾病,比如银屑病、湿疹等。临床上出现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引发天疱疮,同时经常接触化学性物质也有可能引发这类疾病。不过对于剥脱性皮炎的患者,大多是因为之前存在基础性皮肤疾病,一旦疾病恶化,就有可能引发剥脱性皮炎。
2.患病症状不同
天疱疮会导致皮肤出现水疱、破溃等现象,并且伴有明显疼痛。剥脱性皮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小斑点。天疱疮可以分为落叶型天疱疮、药物性天疱疮等多种类型,落叶型天疱疮会有水泡、糜烂等多种症状,而药物性天疱疮可能只出现在身体某一个部位,因此不太明显。出现剥脱性皮炎的情况下,局部皮肤会有刺痛、灼热等多种现象,甚至还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大量剥脱。
3.治疗方法不同
出现天泡疮之后,可以通过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而剥脱性皮炎需要对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给予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天泡疮的患者需要保证营养清淡的饮食结构,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还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对于剥脱性皮炎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等原发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