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全身不适症状、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所以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
1.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干扰素一般是注射给药,长期皮下注射干扰素,可能会使药物在注射部位淤积,从而注射处有硬结的情况。注射后如果出现硬结,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
2.全身不适症状:长期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引发全身不适症状,例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一般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会逐渐减退。
3.骨髓抑制:干扰素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从而抑制骨髓生成血细胞,这时可能会出现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网状红细胞减少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干扰素用量,必要时停药,以减轻骨髓抑制,还可以适当应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等升血治疗。
4.肝肾功能损伤:干扰素在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如果长期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引发肝肾功能损伤,在使用干扰素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指标的检查。
如果注射干扰素后,身体产生比较严重的不适症状,需要尽快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治疗期间不要擅自更改干扰素的使用方式,以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