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并不高,但是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比较高。而且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中女性多见,甚至男女比高达1:9~20,而且高发的年龄大多数都在中年,但是也常见于儿童中。那么,干燥综合征的神经表现有哪些呢?
首先干燥综合征在神经系统上的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有报道指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约占四分之一。大多都呈呈现出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性的脑和(或)脊髓损害,神经症状大多出现在干燥综合征之后,但少数可先于干燥综合征出现。根据患者损害的部位不同,其临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但可表现为偏瘫、失语、偏身性感觉障碍、偏盲、局灶性癫痫及脑干和小脑损害的症状;有时也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成分异常等脑膜脑炎的征象,以精神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癫痫等表现多见。 其次是脊髓损害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脊髓病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症状与体征,罕见脊髓蛛网膜下隙出血。但是在脊髓造影时并没有出现多大异常。
然后是周围神经损害。干燥综合征并发在周围神经损害是比较多见的,这种情况的发生率约为三分之一。一般会表现为脑神经损害的症状,其中以三叉神经损害较为多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面部麻木和感觉减退,可伴有角膜反射减弱、角膜溃疡、舌痛及口腔溃疡等。除此之外,也可能出现周围性面瘫、动眼神经瘫痪、嗅觉消失及瞳孔不等大等表现。脑神经损害也可呈多发性和反复发作性。
最后,干燥综合征神经表现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有报道指出干燥综合征可造成自主神经的损害,一般会表现为瞳孔改变、无汗及尿便障碍等症状。此外还会有的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并表现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上来讲并没有根治的方法,所以患者应该及早的干预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最后累及全身的外分泌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