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导致走路时头晕。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会伴有特征性眼震。主要的表现有体位改变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耳石症是一种因体位改变而引起的前庭半规管疾病。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在耳石膜上。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落时,这些脱落的耳石会在内耳中被称为内淋巴的液体中游动。当人体头部位置改变时,这些半规管也会改变位置,凹陷的耳石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移动,从而刺激半规管的毛细胞,引起头晕。耳石症的发病很突然,伴有眼震、恶心、呕吐等。头晕时间一般较短,往往不到一分钟,也有少数人头晕时间往往在几分钟以上。
耳石复位是治疗耳石最简单的方法。医生会根据头晕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复位方法,使掉落的耳石恢复原位。但患有严重颈椎病、颈椎外伤、颈动脉夹层、严重心脏病的人群,需要注意治疗方法,防止病情恶化。一些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需要同时进行输液治疗。其他有焦虑、抑郁、失眠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群,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耳石症可导致头晕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走路时突然头晕,就可能导致意外伤害,所以确诊了就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