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时带有血迹,大多是由多种病理性因素所致,包括痔疮、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息肉等,需要入院通过肛门指检或者肠镜检查来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痔疮
对于痔疮患者,往往会导致肛门周围出现静脉曲张,便秘时可能会引发静脉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大便带血的现象。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肛门疾病,对此需要及时改变生活方式,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如果症状严重,还需外用药物对症治疗,比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
2.直肠炎
患有直肠疾病,比如直肠炎,则会引发直肠粘膜充血水肿,严重时会因为肠黏膜糜烂而引发出血症状。这些疾病大多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菌感染所致,发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出血、便秘、腹泻等。如果腹泻严重,可口服蒙脱石散或者益生菌对症治疗。
3.溃疡性结肠炎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往往会因为肠粘膜损伤、糜烂而引发大便出血的症状,属于一类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无法彻底根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终身服药进行治疗,同时还需改变生活习惯。
4.肠息肉
出现肠息肉的情况下,往往会因为大便干燥而引发大便出血的现象,一般出血量比较小,表现为大便表面附着血迹。部分患者还会有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多种表现,确诊之后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大便时带有血迹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持续得不到改善,一定要及时入院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所在,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平时也应该合理饮食,减少各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防止大便干燥而加重便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