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肝硬化等原因导致。如果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的情况长时间存在,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1.生理性因素:如果平时出汗较多,但是喝水较少,可能会导致血液浓缩,从而出现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及时补充水分后即可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如果之前使用过一些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受到药物成分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血浆TAT浓度升高,也就会引起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
3.肝硬化:肝硬化病情会导致肝功能合成受到影响,如果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不断下降,可能就会导致异常的凝血因子2增高,从而导致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
抗凝血酶复合物偏高能够作为临床参考数值,但是并不能确诊疾病,所以出现症状后,建议也要根据医生指导进行相关检查,从而帮助明确引起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