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以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以及超常期三个方面。
1.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是从心室肌细胞的0期去极化开始,直到复极化3期,内膜的电位都在-55mV以内,并且不管给心室肌细胞多大的刺激,这时都不能让膜产生局部去极化或者再次去极化,这时处于绝对不应期中。而复极化处于-55~-60mV的状态内,心室肌细胞的兴奋性会开始恢复,如果此时给予强大的刺激,会引发局部兴奋的情况,但是还是不能出现扩布性兴奋情况,这时处于局部反应期,而局部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结束有效不应期后,这时膜电位会处于-60mV至-80mV的区间,利用阈上刺激可以产生动作电位,这个过程为相对不应期,这时心室肌细胞的兴奋性会有逐渐恢复的情况,但是也要比正常反应低。
3.超常期:在复极化完毕前,膜电位在-80mV至-90mV之间,这时膜电位和阈电位数值比较接近,这时比较小的刺激可以引发心室肌细胞的兴奋性,为超常期的状态。在膜复极化完毕后,会达到舒张电位的状态,兴奋性会恢复正常。
如果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心内科进行相关检查,并且也要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心脏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