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淋巴结一周从1厘米到3厘米可能是感染、自身免疫、肿瘤等疾病导致,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病情。
1.感染:一岁宝宝由于身体没有发育完全,免疫器官功能低下,非常容易发生感染,而一旦出现感染后,可出现淋巴结轻微肿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随着感染以及炎症的加重,此时可能在一周从1厘米长到3厘米。对于感染引起的宝宝淋巴结肿大,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等。
2.自身免疫:一岁宝宝受遗传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自身免疫,其中自体免疫细胞对正常的组织产生攻击,就会引起局部炎症。由于自身免疫病情会不断加重,淋巴结也就会在一周从1厘米变为3厘米,应当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环孢菌素胶囊、硫唑嘌呤片等。
3.肿瘤:如果宝宝存在肿瘤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受病情影响,肿瘤在局部产生增生,一方面会引起体内炎症导致淋巴结逐渐变大;另一方面如果是淋巴内部的肿瘤,肿瘤在内部不断增生,也会引起淋巴结变大的症状。对于肿瘤通常可采取手术进行切除,术后及时进行放疗以及化疗可缓解病情发展。而如果是白血病导致,还需要选择适合的骨髓进行配型和移植。
宝宝出现淋巴结肿大后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通过检查可明确病因。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这样才可减轻对宝宝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