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汗可能是肺气虚、脾气虚、肾阴虚,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如太渊穴、商丘穴、太溪穴等,以帮助改善经常出汗的症状。
1.肺气虚:肺气具有一定的补充卫气、鼓荡卫气的作用,而卫气则具有护卫肌表,控制汗孔开阖的作用,因此卫气不足的时候,会出现汗较多的情况,同时可伴有反复感冒、乏力、咳嗽、咳痰白稀等症状。此时需要按摩一些具有补益肺气作用的穴位,帮助补充卫气,如太渊穴,具体定位为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桡侧凹陷中。
2.脾气虚:中医认为脾有固摄津液的作用,汗液也属于津液的一种,脾气不足时,固摄汗液的作用也会降低,也会出现出汗多的现象,同时可伴有饮食不振、腹胀、泄泻、少气懒言等症状。此时则需要使用一些益气健脾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商丘穴,具体定位为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3.肾阴虚:中医认为肾阴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肾火相对过于亢盛,此时肾火就会蒸腾体内的水液,导致以水液以汗的形式排出,同时可伴有失眠多梦、五心烦热、遗精、早泄等症状,此时则需要按摩具有滋肾阴作用的穴位,如太溪穴,具体定位为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当出现经常出汗的症状时,除了进行按摩外,还建议及时到医院里的中医科,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辩证后,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