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与肾小球炎症病变后体内水钠潴留有关,此外肾小球肾炎还可引起水肿、血尿、蛋白尿等表现。患病后需遵医嘱抗感染、利尿、降血压治疗。
肾小球肾炎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有关。其中的抗原成分诱发了人体免疫反应,激发体内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使其发生炎症病变,导致毛细血管腔闭塞、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水钠在身体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高血压。此外,因为上述肾小球的免疫炎症病变,还可造成水肿、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者可伴尿量减少、高血压脑病等。
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可用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降血压,严重引起高血压脑病者需用注射用硝普钠、乌拉地尔缓释片等。有感染时需用青霉素V钾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抗感染,水肿、少尿者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治疗,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需注意卧床休息,直至血压正常、水肿减退、肉眼血尿消失,以低盐饮食为好。平时注意防止感染,预防急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