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偏高一般是指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偏高是指经抽血化验后病毒的DNA含量比较高,而DNA是病毒遗传的重要物质,能反映病毒在人体内的比载量和传染性,数值偏高代表着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活跃。如果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含量高,传染性比较强。如果乙肝脱氧核糖核酸含量低,则传染性比较弱。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没有得到及时抑制,当体内的病毒含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就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攻击,也会破坏正常的肝细胞,导致病毒携带者的肝脏受损。
此时应该立即检测肝功能,明确肝功能的受损状况。早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片等。必要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护肝功能的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
建议平时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注意不要熬夜,多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