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全称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打了也有可能被传染,但是几率比较低。
接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是预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预防再次感染。但是,并不代表接种疫苗后就一定不会再被感染,接种者还是有被感染可能的。多数人群在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表面抗体,再次接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身体可以产生免疫反应,中和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而起到预防作用。
但是,也有少部分人群在接种乙型肝炎病毒后,机体并未产生免疫性抗体或产生免疫性抗体滴度不足,所以当再次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侵扰时,也有可能因感染而诱发发作,需要再次接种疫苗。
一般情况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成功后,三年内的保护率在80%以上,不过抗体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少部分接种者在接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1-2年后抗体滴度逐渐下降,再次感染发病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再次接种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