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肺体积增大的疾病类型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建议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报告进行综合判断,并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慢性支气管炎会引起咳嗽、咳痰、气喘等,病情进展期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导致肺部体积增大、肺组织肿胀。常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类型有控制感染类、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类,比如罗红霉素片、青霉素V钾片、蛇胆川贝液、复方氯化铵合剂等,都是常用药物。
2.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组织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的病理状态。肺气肿会影响肺部功能,导致吸入体内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造成肺体积增大。肺气肿的治疗方式包括了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比如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类),根据病原菌或经验应用有效抗生素(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等),呼吸功能锻炼等。
3.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征性病变气流受限,是小气道病变和肺实质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建立在上述两种疾病基础上出现的持续性气道阻塞,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也会合并肺体积增大,慢性阻塞性肺病无特殊治疗方式,可通过氧疗改善机体症状,有严重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时可进行替代治疗,需每周静脉注射。
肺体积增大除了和以上三类疾病有关外,也可能是出现了肺癌、心源性肺水肿、肝源性肺水肿、肾源性肺水肿等病变。建议结合实际体征和影像学报告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病因后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应当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戒烟戒酒、保持清淡规律饮食、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等,都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