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分即cm,耳后2cm的地方痛可能于生理因素有关,还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的。
生理因素常见于耳后皮肤受冻,或者被开水、电器等烫到,局部受刺激会引起疼痛。要注意局部保暖,如被烫伤,可遵医嘱外涂红霉素软膏或者莫匹罗星软膏。
而病理因素常见于面神经炎,多种因素刺激三叉神经,导致面部神经疼痛,耳后神经也会有疼痛的症状。异物反复刺激耳后的枕大神经,也会有疼痛感。应避开刺激因素,可结合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症状,如甲钴胺片或者维生素B1片,还可以通过针灸或者热敷等缓解,应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
此外,淋巴结炎也会引起疼痛,还会导致局部皮肤肿大,按压或者外物刺激时疼痛感加剧。可遵循医生指导,通过阿莫西林胶囊或者利巴韦林分散片等治疗,平时需避开致敏因素。
治疗期间保持局部皮肤的卫生清洁,暂时不要使用化妆品,饮食上暂时禁止辛辣刺激。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