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较为严重,在病毒性角膜炎患病期间,容易诱发严重并发症。而且由于角膜存在特殊性,即便经过治疗,预后也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影响视力。
病毒性角膜炎就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性反应,常见病毒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角膜浅层有三叉神经末梢存在,因此病毒性角膜炎会出现明显刺激症状,常见表现为畏光、流泪、酸痛等。病毒性角膜炎病程较长,预后容易复发,在病情发展期可出现葡萄膜反应,甚至会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继发青光眼,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明。
病毒性角膜炎侵犯角膜基质浅层,呈现出点状浸润状态,一般不形成溃疡。但病毒性角膜炎即便经过治疗,受角膜特殊性的影响,炎症消退后也可能会留下点状瘢痕、角膜云翳、斑翳,甚至会形成白斑。在瘢痕遮挡瞳孔的前提下,可能会造成性视力损伤。
病毒性角膜炎的特点就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都会造成视力下降。因此,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需尽早就医进行治疗,让视力得到有效保护,常见治疗措施有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都是常用药物)、手术治疗等。在治疗期间,需做好个人生活护理,比如避免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看电子产品的时间、通过饮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等,都对病情恢复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