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嗝噔的医学名称为呃逆,呃逆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不需要特殊治疗,短时间内即可自行缓解。呃逆也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需对症用药治疗。
一、生理性呃逆
呃逆是指胃部多余气体从胃中上逆后在喉间频频作声的表现,是生理常见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健康人可能会出现一次性,生理性呃逆,其发作多与饮食有关。比如进食速度过快、一次进食量过大、摄入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大量酗酒或饮用碳酸饮料等,都可能会导致呃逆。除此外,外界温度变化、过度吸烟等,也可能会造成生理性呃逆。生理性呃逆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多在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病理性呃逆
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所有胃炎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都无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感、嗳气、呃逆、胃食管反流等。慢性浅表性胃炎需对症用药治疗,常见药物有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多酶片、甲氧氯普胺片等。
2.食管炎: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浅层或深层组织受到不正常的刺激,导致食管黏膜发生水肿和充血引发的炎症。食管炎的典型表现为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胸部灼热样疼痛、胸骨后方疼痛等。食管炎在病情发展期会对膈神经造成刺激,进而诱发呃逆。食管炎需对症用药治疗,常见药物类型有胃酸抑制剂、食管黏膜保护剂等,合并感染后也需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在出现消化道出血后,则需给予止血治疗。
3.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病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多种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症状为消化不良、嗳气、呃逆、饥饿性疼痛等。消化性溃疡需对症用药治疗,包括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胃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除了以上三种病理性因素外,呃逆也可能与膈肌周围病变、脑组织病变、中枢系统病变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果呃逆出现频繁或持续24小时无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应当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睡眠、有良好进食规律、饮食以清淡为主等,都对病情恢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