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1期、2期、3期高血压,通常是指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高血压一般分为3级,1级高血压为140~159mmHg/90~99mmHg;2级高血压为160~179mmHg/100-109mmHg;3级高血压为≥180mmHg/≥110mmHg。
1.1级高血压:收缩压即高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即低压在90~99mmHg。这时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但临床上没有心、脑、肾并发症的表现,可有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的症状,此期严格控制血压是关键,可避免进一步进展或延缓进展。
2.2级高血压:收缩压即高压在160~179mmHg,舒张压即低压在100-109mmHg。这时体检、X线、心电图、超声检查时会出现左心室肥大的症状;眼底检查时,会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的狭窄;蛋白尿或者血浆肌酐的轻度升高。此时治疗除严格控制血压外,仍需要兼顾靶器官保护。
3.3级高血压:收缩压即高压≥180mmHg,舒张压即低压≥110mmHg。同时合并了严重的高血压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异常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肾功能衰竭等,此时危险度较高,在保证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积极控制血压,同时治疗严重并发症。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高血压患者出现3级以上的高血压,要第一时间到急诊科就诊,防止出现过高的血压危及生命。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如体重超重,建议减重,有利于血压下降,平时规律监测血压、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