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一般是指踝关节骨折,经过治疗后需要抬高患肢,可以在脚下垫枕头,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cm,能有效消除水肿。
踝关节骨折是由胫骨、腓骨远端和距骨体组成的踝关节部位的骨折,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局部畸形等情况。在发生骨折时如果有出血,需要加压包扎进行止血。骨折部位需要进行固定,避免移动受伤的脚踝。如果没有出现移位,可以通过石膏托、夹板进行外固定。轻度移位的患者可以用手法进行复位,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片、布洛芬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手法复位失败或者粉碎性骨折,需要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
踝关节骨折经过治疗后,需要进行护理与康复训练。术后的早期需要抬高患肢,避免出现水肿等情况。患肢应该避免负重,在抬高患肢时,可以进行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还可以增加患者的运动范围。在3~4周后建议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去除固定后,需要加强踝关节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