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白色附着物可能是食物、慢性结肠炎、肛周脓肿等因素导致的,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症进行治疗。
1、食物
食用了一些不容易消化的白色食物,如奶制品、椰肉等,由于一次食用过多,这些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就随着大便排出来了,就会导致大便上有白色附着物。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有白色附着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
2.慢性结肠炎
平时不注意饮食,导致肠道患上了慢性结肠炎,肠道在炎症的刺激下,就会引起水肿,导致肠道内的黏液分泌过多,过多的黏液随着大便一起排出来,就会导致大便上有白色附着物。慢性结肠炎引起的大便有附着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蒙脱石散、阿托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肛周脓肿
患有肛周脓肿后,肛周受到炎症的刺激,在肛周周围会分泌大量的黏液,大便从肛周排出时,黏液附着在大便上时,就会表现出大便上有白色附着物。肛周脓肿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对脓肿切开,进行引流。
大便出现白色附着物需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出现大便有附着物,最好做到少食多餐,不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