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连续吞咽口水与咽部构造和吞咽功能有关,属于正常生理表现。
人体气管和食管共同开口于咽喉腔内,口腔、鼻腔、喉腔以及食管相互连接。在进食的过程中,口腔会通过舌头滚动、肌肉活动将食物推进咽部。此过程中,机体为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引发呛咳或堵塞气管,喉软骨和周围软组织会封闭气管上口。同时,也会反射性地使软腭上升、咽后壁组织向前突出封闭,避免食物进入鼻腔,使得呼吸暂时停止,食物顺利随着食管进入胃内。在完成吞咽动作之后,喉软骨和周围组织也会封闭食管上口,利于空气进入和体内废气排出。
负责调节吞咽活动的神经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完成整个吞咽过程需要时间,且中枢神经会进行自我调节。而且,唾液腺分泌唾液的能力有限,在一次吞咽口水后,口腔分泌物就会减少,所以人不能连续吞咽口水。即便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反复吞咽口水,也容易造成胸闷气短、眼部不适感、咳嗽等不适体征。
需强调的是,如果在吞咽口水时有明显咽喉疼痛感,且伴随咽干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可能与呼吸道疾病有关。比如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都会有类似症状。建议先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个人护理、戒烟戒酒、保持清淡规律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