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期指的是孕妇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是否要吃抗病毒药阻断,需根据自身的病情进行判断,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女性在怀孕期间检测出血液中有乙型肝炎病毒,首先需要详细检查身体。若乙型肝炎病毒的量在10^5以下,说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比较少,同时通过肝功能检查时结果正常。一般母婴传播率相对比较低,按照最新的乙型肝炎病毒防治指南,在怀孕期间可以不吃抗病毒药阻断治疗。
如果检查后乙型肝炎病毒的量在10^5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比较高。若肝功能检查正常,应该在怀孕第28周以后遵医嘱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常见的药物有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替比夫定片等。如果肝功能异常,孕妇本身有肝炎等活动,服用抗病毒药阻断的时间就需要立即进行。
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关注自身的健康以及胎儿的发育。若在孕期没有吃阻断药,通常在分娩后12个小时内需要给胎儿打阻断针,能够有效降低胎儿的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