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是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加热到100℃一般10分钟左右可以将其杀死。
冠状病毒的包膜上刺突向四周伸出呈冠状,病毒的粒子外包裹的脂肪膜和糖蛋白,在入侵宿主时,和宿主细胞的内涵体膜相融合,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入侵细胞,达到病毒遗传复制的目的。冠状病毒和其他很多病毒一样,当处于高温环境时,病毒在入侵宿主之前,各病毒之间的包膜结构会自我融合、聚集,“消化”掉自身的包膜结构,使病毒无法入侵宿主细胞,丧失传染和复制的可能。温度越高,推动病毒之间胞膜融合的速度也越快。如果将病毒置于干燥、高温的环境中,通常几小时后就可以失去感染性。以56℃为例,保持30分钟后,就可以杀灭冠状病毒,而在100℃的高温下,要将冠状病毒彻底杀死,时间会少得更多,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
除高温以外,紫外线、含氯消毒剂、75%乙醇等都可以有效杀死冠状病毒,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大空间以及空气的消毒可以选用紫外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