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可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发生慢性乙型肝炎之后还需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他人患病。
1.血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可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接触或是输注患者的血液,就会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慢性乙型肝炎传播的发生,因此在输血之前一定要明确血液来源,同时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2.母婴: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子宫引起胎儿感染,当然如果在胎儿出生后母亲患上慢性乙型肝炎,由于母乳中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通过喂养母乳也可发生母婴传播,导致婴儿患病。
3.性接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中可能含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如果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性行为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一旦发生体液交换也会导致病情传播,所以一定要保持稳定性伴侣。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因此一旦发现自身患病后一定要做好自我隔离,同时积极接受治疗,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