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分级需要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划分,其分为1级、2级、3级等阶段。
高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超过正常标准的病理性状态,如果动脉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动脉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不同,其也被分为不同的阶段。
若动脉收缩压为140~159mmHg、动脉舒张压为90~99mmHg,属于1级高血压,其也被称为轻度高血压;若动脉收缩压为160~179mmHg、动脉舒张压为100~109mmHg,则属于2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若动脉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0mmHg、动脉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10mmHg,则属于3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若仅表现为动脉收缩压升高,则被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若仅表现为动脉舒张压升高,则属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高血压分级越高,其危害也就越大,可能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因此,确诊高血压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降血压治疗,如硝苯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缬沙坦片等都是常用药物。同时,也需加强个人生活护理,如戒烟戒酒、保持清淡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