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通常是指面条,糖尿病患者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吃面条,但需要控制摄入量,并尽量选择粗粮加工制成的面条。面条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其平均每g会产生4大卡热量。
糖尿病是因胰岛功能损伤、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代谢类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升高。确诊该疾病后,需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则需口服降糖药物或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饮食调整、运动等。患者需要严格限制全天总热量摄入(包括限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其他糖分等),将不同类型的食材均匀分配在每一餐中。
面条虽然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是人主要的能量来源,且是主食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即便是确诊该疾病,也可适量吃面条。临床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但为避免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应尽量选择粗粮类面条,如荞麦面、玉米面条等。面条煮制时间不宜过长,可在其中搭配适量绿色蔬菜,以延缓餐后血糖吸收速度。在吃面之后,需要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如根茎类蔬菜、米饭等。
需强调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处于病情严重阶段、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有明显升高,短期内应减少米饭、面条等摄入比例,增加饮食中粗粮、绿色蔬菜占比,并定期、定时测量血糖。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个人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控制病情发展,并定期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