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130指的是尿蛋白24小时<130mg,一般并不严重,可能是由生理因素所致,也可能存在轻微的肾脏损害。
尿蛋白是用于诊断多种肾脏疾病的重要标准,正常人的尿蛋白应该是24小时<150mg,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超过了这个数值,就能够在尿常规中检测到,这种情况被称为蛋白尿。出现了尿蛋白24小时<130mg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身体劳累、剧烈运动,或者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所致,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感,同时也不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无需特殊处理。
排除了生理因素,也要考虑可能存在某些肾脏疾病,多见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也有可能患有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能会对肾脏功能造成损伤,此时也会有这种现象出现,表现为肾脏功能轻度损害。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卡托普利片、厄贝沙坦片等。
正常人的尿液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只要在正常范围之内都无需过度担心。如果超出了上限值,则有可能存在肾脏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