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是指足跟,足跟疼半年,可能是由靴子或鞋子磨脚、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刺等多种因素所致,建议采取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1.靴子或鞋子磨脚: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期行走或站立容易磨损足跟皮肤,引发疼痛,疼痛程度取决于磨损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建议更换舒适的鞋子,不要穿过紧的鞋。
2.足底筋膜炎:长期站立、长时间行走等,都有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形成无菌性炎症,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则会引发足跟疼痛。对此需要减少足部活动,急性发作期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3.跟腱炎:跟腱反复受到剧烈拉伸,引发劳损性损伤,则会引发炎症性病变,表现为足跟疼痛、肿胀等。患病期间需要遵从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塞来昔布胶囊、尼美舒利胶囊等。如果保守治疗3~6个月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4.骨刺:骨刺是由于长时间的跟腱炎,导致钙化物沉积在跟腱上形成尖刺和骨赘,此时患病部位会出现骨性突起,并且伴有明显疼痛。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萘普生片等。如果已经对脊髓、神经等造成压迫,甚至影响关节活动,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因素,比如跟骨骨骺炎、滑膜炎、骨髓炎等。足跟疼痛期间应该避免长期久站或者负重行走,持续疼痛时还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通过如X光或MRI,以确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