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证不属于疾病类型,而属于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一种证型。
血虚证是指由于血液亏虚,不能滋养各脏腑器官、经络组织而出现面色五华,嘴唇、眼睑、指甲颜色淡,心慌失眠、头晕健忘,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等一系列症状的证型,可参考西医里的贫血症状,血虚证可以出现于各类疾病中。
导致血虚的原因有两种,血液流失过多和脏腑器官功能减退不能生化血液。引起血液耗损过多的疾病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出血,如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等。导致脏腑器官功能紊乱不能生化血液的疾病可见于营养吸收障碍、肝硬化、各类癌症等。
若血虚证症状不明显,血常规检查结果中各个指标正常,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补气养血的中药调理,如四物汤、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或者用黄芪、红枣、桂圆等补气血药物煎煮后代茶饮。若症状明显,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血常规检查中各指标异常,需要明确引起血虚的具体病因,对症治疗,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