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咳嗽可能是由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等多种因素所致,需给予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和改善。
1.环境刺激:房间内的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散发着刺激性气味,可能对支气管黏膜造成刺激,引发反应性咳嗽。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调整居住环境,调节室内适宜温湿度,减少环境刺激,之后症状便能自行好转。
2.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一旦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菌感染,则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热等。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若出现持续性高热,还需进行退热治疗,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
3.过敏性咳嗽:夜间空气湿度不足,可能吸入大量粉尘、病菌、毛絮等,这样就会引发机体变态反应,出现过敏性咳嗽,一般为阵发性干咳。对此家长需要做好环境卫生护理,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西替利嗪糖浆、氯雷他定糖浆等。
除此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比如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肺炎等。咳嗽期间家长需要做好新生儿日常护理,加强身体保暖,远离过敏原刺激。若持续得不到改善,还需及时入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