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肌酐偏低通常说明患者肾功能异常,其危害有导致尿量发生变化、引发代谢性酸中毒、造成低钙血症、贫血、肌肉萎缩等。
1.尿量发生变化:尿肌酐是肾功能检查的一项指标,通常尿肌酐降低说明肾功能异常的概率较大,肾功能异常可造成患者排尿量逐渐减少,多余水分无法排出,就会引起水钠潴留,患者可出现身体水肿。
2.引发代谢性酸中毒:肾脏在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肾功能正常可维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如果尿肌酐偏低,肾功能异常,可造成电解质平衡失调,患者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3.造成低钙血症:尿肌酐偏低引起肾功能异常,还可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机体缺乏钙元素可引起低钙血症,造成情绪异常,甚至可引发骨骼畸形。
4.贫血:血肌酐通过肾脏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肌酐偏低会影响肾脏功能,就会导致造血功能障碍,引发贫血。
5.肌肉萎缩:长时间的肌酐偏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到肌肉的正常工作,出现活动受限,最终导致肌肉萎缩。
此外,尿肌酐偏低的危害还会引发心肌炎、心包积液等疾病,出现相关检查结果后,应当积极接受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定期观察肾功能变化状况,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