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鹅膏菌、毒蝇伞、墨汁鬼伞、胶陀螺、鹿花菌等有毒野生菌不能吃。
1.毒鹅膏菌:菌盖为烟灰褐色或灰色绿色,菌褶白色,菌柄为圆柱形、细长,颜色也是白色,其中含有肽类毒素,如果不慎食用,这种毒素和转录酶相结合,容易影响机体正常合成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的情况。
2.毒蝇伞:毒蝇伞表面为橘红色或鲜红色,上面还存在黄色或白色颗粒状物质,菌肉、菌褶一般都是白色,其中含有神经毒素,如果误食,可能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性增强,也可能会引发多脏器异常。
3.墨汁鬼伞:墨汁鬼伞开伞时会出现液化流墨汁状汁液的情况,表面还会有灰褐色的鳞片,边缘有折纹或呈现出花瓣状,菌柄多为白色,内部存在胃肠毒素,食用后会刺激胃肠道,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4.胶陀螺:胶陀螺整体为黑褐色,晒干后和木耳类似,泡开后会呈现猪嘴状,其中含有光过敏毒素,如果不小心误吃,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面部丘疹、水疱等日光性皮炎的症状。
5.鹿花菌:鹿花菌表面微皱、扭曲,呈现脑状,初期为红褐色,后期颜色会加深,逐渐转化成黑褐色,其中含有溶血毒素,不小心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容易引发急性溶血的情况。
不要随意在野外采摘野生菌食用,在食用菌类时,需要等待烹饪熟后再吃,而如果食用菌类后体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