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伤后有硬块可能是皮下血肿、骨折、感染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软组织钙化、肉芽组织异常增生所致,需要明确病因,对症进行处理。
1.皮下血肿:由于软组织受损,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以及出血,会在皮肤下形成淤血肿块,表现为有硬块。应先在局部进行冷敷,48小时以后再进行热敷,促进淤血消散。
2.骨折:若挫伤时产生的力度较大,导致骨组织移位,也会在局部形成肿块,触摸时较硬。需先进行x线片检查。在医生操作下,通过夹板、石膏等方式固定治疗。
3.感染:恢复期间没有做好护理工作,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后引发炎性感染,可能会形成坚硬的包块,同时伴有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4.软组织钙化:一般在软组织受损后,大量钙盐会沉积在软组织中形成钙化灶,从而引发软组织硬化和肿胀。需医生指导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
5.肉芽组织异常增生:若挫伤部位没有正常愈合,在伤口部位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肿物,质地比较坚硬,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可采取激光、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
日常恢复期间需要保持卫生干净,避免用手抓挠患处,饮食宜清淡为主。若硬块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