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浓度314g/L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因素导致,临床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改善病情。一般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在320-360g/L,受年龄因素影响,如果检查为314g/L,属于偏低。
1.生理现象:血红蛋白浓度是每升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的比值,通过相关检查可用于对贫血类型进行区分。如果检查结果为314g/L,并且检查对象是儿童,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儿童尚未发育成熟,造血能力相对较低,此种情况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2.缺铁性贫血: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健康饮食,体内缺乏铁元素,就会导致血红蛋白生成量减少,引起相关检查结果。对于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蔬菜水果摄入过少,可导致人体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物质,相关物质缺乏可导致DNA合成障碍,细胞发生巨幼变引起无效造血,患者可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偏低。这种病情可通过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通过使用维生素B12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改善病情。
4.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由珠蛋白肽链基因突变或缺失,引起相关物质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该病情也可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临床发生地中海贫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病情,比如乳酸亚铁片、叶酸片等。
5.慢性失血性贫血:受痔、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影响可导致患者持续产生出血,如果长期病情没有得到改善,可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体内血红蛋白数量不断下降,也可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该病情应当采取针对性治疗,如果是痔,遵医嘱使用痔疮膏、痔疮栓改善病情。而对于消化性溃疡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治疗病情。
个人平时应当做好血红蛋白检查,确定自身是否存在贫血,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均衡,预防维生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