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热是中医上的一种症候,以口干、潮热、盗汗为主要表现,患病后还应及早就诊。
阴虚火热是由于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使阳气化生火热所致,中医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当阴阳平衡时人体处于健康状态,如果阴液亏虚,显得阳气旺盛,在体内堆积过久就会产生虚热虚火,无法滋润人体肺腑,呈现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午后潮热、心烦少寐、尿少色黄等表现。
对于阴虚火热较轻的患者,多采用滋阴清热的治疗方法,清除体内多余的火热邪气,进行辨证治疗,常用药物有百合固金汤、牛黄上清片等,病症较重者,则以补阴续阳为主,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谨遵医嘱。
平时饮食宜规律,口味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注意补充营养,不熬夜,节制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