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即低热,低热一般是指腋下温度37.4℃~38℃。
低热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出现的原因主要和感染、非感染有关,而目前发热的分度尚未统一,多以腋下测量为主,认为37.4℃~38℃为低热。另外,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
低热通常不用服用药物降温,可以通过多喝水、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处理。少量多次的添加温热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毒素排出,还能预防脱水的症状出现。另外,还可以使用毛巾沾湿温热水,擦拭血管丰富和汗腺分泌丰富的部位来促进机体散热,如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以及四肢等。
此外,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例如孕早期、小儿长牙、剧烈运动后、经前后等都常见,一般对身体影响不大,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例如各种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等,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找出具体原因,避免低热持续存在,或发展为高热,危害身体健康。
低热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及时测量体温,如有持续上升,尽快就医对症治疗。